中国作为一个汽车生产大国,截止2021年其产量约占全球汽车生产比例的30%以上。随着近几年国内乘用车的不断升级换代,最为核心的配件,汽车之心“芯片”问题也在不断爆出问题。从2021年因为东南亚的疫情扩散,导致“博泽Brose”一度呈现供应紧张导致无法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这一情况下,对于中国汽车受制约极为明显,也一度迫使国内几大主机厂被迫减产的局面,有的企业单月减量达到近50%水平。2022年目前来看,对于汽车行业也并不友好,俄乌的事件升级,日本的地震都造成了“半导体”行业的全面紧张,对于刚呈现恢复的中国汽车业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就此来进行分析近期突发事件对于汽车行业所带来的困境究竟会有多长?
一、国内“芯片”的市场格局简析
新能源电动车近几年是发展的焦点,其原理主要以电动机和电控系统代替了原有燃油车的驱动装置。因此在芯片的应用上是有较大的区别的,简单点把这2个车型进行分开,其芯片与用钢方面有什么区别?
新能源由于没有较多的机械传动装置,因此在电控装置上需要大量的逆变器,达林顿功率晶体管(GTR)、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晶体管(IGBT)等功率半导体为主(全车身用量约在50%水平),而微控制单元MCU和各类传感器的比重反而下降。
传统的燃油车则主要以微控制单元MCU为主,其次是功率半导体,再者是各类传感器(基本上占比为1:1:1的水平)。从这中间就可以看出,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虽然在车载用钢方面(外壳)相差无几(少了发动机,多了电动机),但从其他核心“芯片”的应用上有着较大的区分,甚至可以说完全是2个不同的产物。
总结下来看,在2021年所突发的“博泽Brose”事件影响更多的还是在传统的燃油车上所体现,对于新能源,微控制单元MCU用量不大的情况下,影响反而偏小。
二、2022年日本地震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简析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年初随着全球的复工复产的情况下,传统芯片有出现一定缓和的迹象,我国汽车产量也在逐步恢复。1-2月份统计局数字显示,我国汽车产量环比回升5.4%。就国内汽车主机厂供应商反馈,2-4月份的汽车钢订单呈现明显好转,对于汽车产量回升预期起到较大支撑。但在今年3月初日本发生的一次强烈地震导致了日本一系列大厂如:铠侠、丰田、日产、瑞萨、环球晶、村田等均受到影响,部分企业甚至短暂停工,这一情况也会短期加剧芯片行业的缺口。其中影响市场最大的是瑞萨,其2/3的芯片产量属于汽车芯片,占全球份额的1/3。就目前看,丰田汽车、日产汽车、斯巴鲁或多或少收到影响,主要还是缺芯所致,对于汽车钢的消费力度预期在1个季度内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对于这个预期的影响,国内汽车主机厂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力度呈现下降,预期对于5-7月份国内的冷轧、酸洗汽车钢都会造成冲击。就无缝厚壁钢管厂家反馈,目前5月份接单进度较差,不足50%,均在考虑是否要减量来应对此次需求量下降所带来的冲击。
三、2022年俄乌事件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简析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句话用在当下最为合适不过。俄乌事件的影响也在地震后逐步体现,随着冲突的发展,导致黑海港口封闭。作为半导体芯片不可或缺的原料,“氖、氩、氪、氙”等气体几乎无法有效出口,而乌克兰这部分气体的出口量根据大致测算,占全球近68-70%的氖气、35-40%的氪和 25-35%的氙气,这部分气体主要用于半导体中。而部分的传感器则会用到稀有元素“钯”,这部分则是由俄罗斯进行出口,约占全球总量的25-30%水平,这对于短期的原材料提供会带来极大的制约,哪怕由其他国家补充,在短期内无法有效替代,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影响评估最少为1个季度。
四、总结
这两个事件对于全球的汽车业均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其中芯片占最主要的影响,其次还有汽车线束也也会影响欧洲地区的主要车企,如:宝马、雷诺、德国大众等知名企业。同时对于东亚与东南亚芯片与屏幕厂商带来原材料不足的困扰从而影响产量。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则是对整车的生产起到极大的制约(内部配件),因此汽车芯片的缺失,对于我国1-2月份刚有一定起色的汽车行业再度呈现打击,预计影响或将在5-7月份订单中体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山东聊城晟杰无缝钢管厂www.qlsteels.com)刊载的“解读:3月份“俄乌与瑞萨”两个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影响评估”等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网站刊登此篇文章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尽快联系我们予以撤销,谢谢合作!
请查看相关产品 厚壁钢管,厚壁无缝钢管,厚壁管,无缝钢管厂,无缝钢管厂家